VISION+ CAPITAL
News
元璟动态
VISION + CAPITAL
News
元璟动态
疫情期间,在线办公一度挑战着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同时,随着经济下行压力增大,企业降低用人成本势在必行。新形势下创业公司如何实现变革和突围?数字化和人力服务是高频词。但在具体实践中,难免遇到以下问题:
人力服务在企业数字化进程中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
企业如何选择合适的数字化人力服务?
企业选择第三方数字化人力服务平台时需要注意什么?
本期 V+投后团的下篇,我们将介绍社宝科技创始人及CEO李贤威《新形势下人力资源助力创业公司变革与突围》的精彩分享。
分享嘉宾介绍:李贤威 社宝科技创始人&CEO,北京人力资源服务行业协会副会长,上海人才服务行业协会副会长
以下为本次分享的重点内容:
数字化企业分为两类:第一类是数字化原生企业,即创立之初就完全用数字化的方式来运营和管理的企业,比如互联网公司。第二类是数字化重生企业,即传统企业用数字化工具重新设计企业发展。
在新基建的推动和疫情的刺激下,相信未来企业底层应用和系统软件将随手可得。未来,越来越多的企业都会采用数字化工具进行企业管理,所有企业都将是数字化的企业。
企业的数字化转型,不只看数字技术,更要用数字技术链接人和业务。因而企业数字化转型最大的挑战在组织结构上。基于用户导向的要求,我们的组织应当变得扁平化,围绕客户需求来构建,使营销、销售、IT等部门都能积极地在一线服务客户,被组织赋能。
人力资源配置和人力资源科技公司的作用就是数字化企业服务最核心的部分,将基于企业经营的四个维度,对场景、用户,产品,运营和管理进行全面数字化,为企业降本增效。通过对上述四个方面的数字化,人力资源科技公司可以将这些服务需求传递到企业的采购、生产、组织、增长、人力管理等环节。也就是说,数字化人力服务是B2B2C的模式,可以通过服务实体企业进而服务他们的客户,它既是效率优化工具,又是收入增长工具。
数字化人力服务运用的主要工具可以分为两类:一是用于企业内部的数字化管理系统,二是用于企业外部采购的服务云。数字化人力服务的选择主要和企业规模相关。
员工在三五十人左右、规模较小的企业使用钉钉进行企业内部管理就已足够,财务方面则可以使用金蝶、用友等系统。
当企业到达一定规模,在多个城市设有分部之后,使用钉钉或者企业微信可能已经无法满足企业数字化的需求。这时企业可以自研OA系统或者人力资源系统,更为普遍的,可以选择由第三方提供的、适应中型企业的全面人力资源管理云系统。
员工人数在一两千人以上的企业,则需要考虑在更灵活的系统下进行“私人定制”。
未来,越来越多的数字化人力服务将由相对专业的第三方提供。企业在选择第三方数字化人力服务时,除了价格之外,交付能力、数字化能力、系统能力、服务能力、网点能力、证照、注册资金、实到注册资金以及服务同类型客户、解决方案的靠谱度、合规度等都要考察,此外要特别考察系统的安全性。在充分考察的基础上,还有下面三点需要注意:
1.IPO
在和第三方服务商进行沟通时,企业是否IPO是方案设计的判断要素之一。只有对IPO的时间形成恰当把握,才能决定使用何种方式方法进行人力资源配置。
2.合规
企业调节用工结构合规有以下三种方式:
第一种是企业自己签用工合同,或者由第三方进行人力资源代理服务。
第二种是派遣制。对具备临时性、辅助性和可替代性的雇员可以采用派遣的方式;但是派遣制的运用有人数比例的限制,民营企业不能超过用工比例的10%。
第三种是灵活用工。但目前中国市场上尚无一家平台型或者灵活用工的人力资源公司IPO,也就是说,这种用工方式尚未完全被认可。当然可以用外包的方式交给第三方,不过还是需要结合IPO的具体时间点,以及成本和用工方式进行匹配。
3.降本
数字化变革给全国人力资源管理的降本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前的降本非常粗糙和刚性,而现在的降本已经细化到几乎是一个行业一个方案、一个企业一个方案的程度,需要企业根据自身特色和第三方服务商共同打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