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SION+ CAPITAL
News
元璟动态
VISION + CAPITAL
News
元璟动态
在今年 7 月的「淘宝造物节」上,阿里巴巴推出的无人超市「淘咖啡」,让无人便利店的新零售形式成为舆论关注焦点。而在此之前,已有多家无人便利店陆续获得融资。
「这再一次印证了线下流量的价值正面临全方位重估。」元璟资本创始合伙人王琦对 21 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说,「在投资共享单车与自助充电之后,元璟也正在研究无人便利店、迷你 KTV、零食货架这样的自助设备,希望能挖掘出更多线下高频应用。」
这已不是元璟第一次对最前沿的创业领域进行挖掘,这家年轻的基金在新消费、数字医疗、智能科技和更多的互联网创新领域进行布局,目前已经投资了超过 35 个项目。所投项目其中,不乏人们耳熟能详的创业新星,如 ofo 共享单车、在行分答、探探、Rokid 机器人、安心医生等。
目前,元璟资本的一期基金已全部投完,二期基金也已启动投资。元璟的LP中也包括元禾辰坤等国内一些主流母基金。近日,元禾控股旗下投融资服务平台基金盘点特别邀请 21 世纪经济报道对元璟资本合伙人王琦进行了专访。王琦表示,二期基金将继续专注在原有赛道,并加强对B轮成长期项目的投资。
元璟资本部分投资项目
2014 年,大批投资人离开原有投资机构创立新基金,这也被称为国内 VC 繁荣的 2.0 时代。而时至今日,许多新创立的 VC 为创投行业贴上更新的标签——足够了解产业。
元璟资本是其中的代表。2015 年,阿里巴巴联合创始人吴泳铭和资深投资人王琦共同创立元璟资本。后来,在阿里巴巴拥有七年运营经验的合伙人陈洪亮加盟。再之后,来自淡马锡和纪源资本的资深投资人刘毅然和田敏加盟元璟。
「投资+产业」成为这家年轻机构的特点,元璟资本的员工中,同样是既有来自老牌机构的投资人,也有来自阿里巴巴的运营和技术大拿。
「产业背景较深是我们的优势所在,我们也希望利用这个背景,做一些和其它 VC 不一样的事情。」王琦说,在投资过程中,元璟会比其他人看得更细,从运营的角度判断项目是否值得投资。投资之后,元璟资本也会更多地参与到创业公司运营层面的讨论中,并利用自身丰富的人才库,帮助被投公司招募 CXO 级别的高管。
「投资+产业」的特点使得「阿里系」创业者愿意向元璟靠拢,元璟先后投资了闪电购、宋小菜、finger、咔哒故事等项目。与此同时,元璟的投资版图上也不乏与腾讯的合作投资项目,如在行分答、每日优鲜、小电科技等。了解产业和巨头生态,对于 VC 和创业者来说,都已经是避不过去的命题。
在移动支付、信用经济、共享出行的大风口下,元璟在去年向 ofo 抛出橄榄枝,共享单车也最终成为 2016 年最值得关注的创业现象。
王琦表示,元璟投资投资 ofo 时主要考察三方面的内容。一是,市场潜力,共享单车市场到底有多大空间;二是,单体模型是否健康,这个模式能否自负盈亏的运转起来;三是,也离不开对产业巨头生态的提前判断,元璟认为 ofo 可以对滴滴生态形成有效补充。
而自共享单车之后,资本和创业者对线下价值的挖掘也正式爆发。共享充电、自助货架、无人零售等类型项目的出现,让 2017 年成为名副其实的「线下价值复兴」之年。
元璟投资过 ofo 和小电科技,对无人零售则保持着热情但审慎的态度。王琦表示,租金和人力成本是零售发展最大的瓶颈。虽然无人零售店解决了人力成本,但租金问题仍然存在,而租金又是整个零售运营中最重要的成本部分。如果这个问题不解决,无人零售对零售业态的改变也是有限的。
他指出,元璟将继续重点关注线下零售新形态中,有更低租金甚至无租金形式存在的一些项目。对于相关创业团队,元璟重点关注他们的运营经验、物流经验以及拓展优质点位的速度。
数字医疗也是元璟资本关注的重要方向,此前元璟投资了儿科连锁服务、药物研发、医疗保险等方面的项目。王琦表示,数字医疗有别于传统医疗,元璟资本倾向于应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来提升医疗服务体验,或者帮助研发新药的项目。
2015 年 9 月,元璟资本参与了安心医生数千万人民币的 A 轮融资。今年 2 月,安心医生完成约 2 亿元人民币的 B 和 B+轮融资。
据了解,安心医生专攻儿科妇科领域,从线上复诊切入,让医生和病人在线上建立信任关系,继而将患者导入医生的线下诊所去问诊。
「看病是患者的刚需,医院从来不缺病人,关键是抓到好医生。」王琦说,医生和医院才是整个价值链里面最重要的部分。谁能服务好医生谁就能占领市场,安心医生就是主要做医生资源的优化匹配。
王琦表示,任何行业的发展都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第一波做移动医疗的创业者主要是互联网出身的人。但王琦看来,移动医疗领域要做成功,一定要是医疗背景的人掌舵,因为他们更理解医疗行业的背景和运行规律。
对于在去年遇上的资本寒冬,王琦表示,新基金在成立之初遇上寒冬期并不算坏事。在经济处于高潮期时,项目都很贵,争抢的投资人也很多。新基金在红海市场的竞争中,未必能占到很好的位置。但在经济低潮来临时,资本逐渐回归理性,项目价格趋于合理,投资人反而能抓到好项目。
比如元璟资本参与 A 轮和 C 轮投资的创业项目探探,它在前几轮融资时,正遇上经济低潮。当时许多项目融资均比较困难,很多同类型的竞品都因熬不过这股经济低潮期而倒闭。
可探探一直坚持到现在,其用户量已经达到 9000 万。它的日活量也很高,甚至成为中国仅次于陌陌的第二大陌生人社交软件。今年 6 月,探探宣布完成 D 轮 7000 万美元的融资。
「探探对产品运营的要求极高,它的核心产品设计、运营逻辑更符合年轻用户的使用习惯。它会根据用户是否喜欢所匹配的照片,来不断建立用户的偏好数据,然后再根据这些数据进行推送。」王琦这样说起探探的优势所在。
谈及元禾控股旗下千人计划创投中心每年举办的创业大赛,王琦对参赛的创业者给出建议。「创业者往往会花大量时间去看外面,但忘了还要看看自己,自己的个性、经验或者人生经历更适合去做什么。」他说。
在王琦看来,创业者在创业之前清楚地认知自我非常重要。有些人天生适合做小而美的事情,有些人适合做平台级的公司。创业者只有认清自己,才能选到最适合的创业方向。此外,创业者还应好好了解一起创业的伙伴。据悉,10 月 11 日,第六届「千人计划」创业大赛决赛即将在苏州举行。